「《The Final Cut》這張專輯,啟發我對社會的批判。」英國前衛搖滾樂團Pink Floyd的創作靈感,來自於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戰爭。回溯姚瑞中早期作品,能夠察覺到他以一種唐吉訶德式的戰鬥姿態,用嘲諷和戲謔的方式進行兩岸的批判與反思,27歲時,他便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從1994年陸續開啟了許多關於台灣與中國的創作計畫,包括1994年的《本土佔領行動》、1996年的《反攻大陸行動-行動篇》、1997-2000年的《天下為公行動》以及2002年的《萬里長征行動》。這些作品記錄了從台灣到中國之間,後民國政治的荒誕與矛盾,姚瑞中的創作不僅深刻反映了時代的撕裂,也凸顯出他對政治、社會現象的深刻關懷。
「我們相信,每一件好作品,都是創作者對此時此刻的真誠回應。」臺北文創總經理劉麗惠表示,從《XYZ嬉遊中》到《你做了什麼顏色的白日夢》,從「彡苗空間實驗」到「穀米機工」,《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每一屆的優選作品,都承載著創作團隊對「當下」的深刻觀察和對未來的想像。「2025《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以『當下Dare to Share』為徵件主題,正是為了提醒身處在訊息爆炸、瞬息萬變時代的我們,不要忽略了『當下』才是每一個靈感與行動誕生的起點,也是觸動改變、體驗、與未來連結的時刻。」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下簡稱木博館)為慶祝成立十週年,於 5月17日至25日推出「拾年有承、工藝之城」系列活動,不僅一次展開《大溪藝能事務所》、《小孩浴場-木育遊戲場》等四大特展、超過15個店家響應串起的體驗串遊,並於 5月17-18日 規劃《PLAY in MUSEUM PARK》開幕活動,邀請民眾一同前來大溪、遊戲於工藝中,感受博物館、自然綠地與生活街區融合的生活工藝理想地,在創新思維激盪下的年度盛宴。
開幕週限定活動「PLAY in MUSEUM PARK」,以壹號館與溪小宿舍為核心,串聯周邊木平台與公園綠地,打造三大主題場域:「PLAY in Woods」、「PLAY in Crafts」、「PLAY in Arts」。現場結合自然、手作與感官體驗,邀請在地與台灣風格品牌如山傑號竹工、KAPLA®、產房、拾木商行、笑班、CANJUNE肯園…等打造如竹屋、積木屋、繪畫屋、香の木博物館等多間體驗小屋及各種體驗工坊,透過生活工藝與木育教育的實作體驗,打開大人小孩參與文化、體驗工藝生活的全新視野。
天神下班睡懶覺、女神熱愛搞自拍、天使偷閒泡咖啡,當「神職人員」下凡漫遊現代城市,會發生什麼事?泰國藝術家Subannakrit Krikum在畫面埋藏了既幽默又世俗的迷因,一起用大鏡Zoom in 為人不知的泰國!
細密畫藝術家Subannakrit Krikum
蘇班納克里特·克里特昆(Subannakrit Krikum)畢業於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學習泰國傳統壁畫,受波斯藝術影響,將細密畫技術結合當代語境,作品於Cartier Trinity 100 Pop Up、曼谷10 10 Art Space展出。
一、當天神下凡城市文明
Heaven of One Night Stand(2022)靈感來自於閃電女神(Goddess of Lightning)納瑪尼美卡(Nang Manimekhala),她是「海洋女神」,手持水晶球以吸引雷神(Thunder Giant)投擲斧頭。在Subannakrit改編下,她變成「游泳池女神」:手持雞尾酒,坐在水面上享用食物,穿著名牌服飾,並進行直播來吸引人們注意。畫面中包含了經典文學《羅摩衍那》(Ramayana)角色:Hanuman、Thunder Giant等,天神們在泳池別墅悠閒放鬆,反映了人們對快樂的渴望以及從繁重的工作和責任中尋求放鬆的需求,用金錢買來短暫的快樂。
The YouTuber Above the Sea of Fog(2025)受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The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啟發,描繪了一位站在山頂的男子,表現自然的壯麗和自我反思的深度。但這件作品表現的是背包客,手持自拍杆、操控無人機,並拍攝豪華度假村的。批評了以旅遊名義侵佔自然空間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在山頂上建造的度假村,對生態系統造成了永久性的損害。
中華設計創作學會 Chinese Design Council (以下簡稱 CDC) 民國114年4月12日在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大新館舉行第八屆理監事改選,由張瑞光當選新任理事長,順利完成換屆。在全體會員的共同見證下,新任理事長將以卓越的專業能力和對設計領域的熱忱,榮膺新領導人,帶領學會邁向嶄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