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資料

葵興國瑞路88號新豐中心A座801室

+ 852 5594 4688

info@housingpro.com.hk

Folow Us

Category: 設計

26 3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策展就是場賭局 時藝多媒體林宜標總經理專訪

說起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的故事,彷彿翻開台灣商業展覽演變史,他從事策展已逾30載,早在「文創」這個概念尚未普及時,便開始把世界各地的文物與藝術帶入台灣觀眾的眼簾,從古埃及文物到世界知名的太陽馬戲團,從奧塞美術館珍藏的印象派名畫到迪士尼最成功的動畫IP《冰雪奇緣》。展覽帶來藝文涵養的啟發,也創造了龐大商機。

時藝多媒體林宜標總經理。(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時藝多媒體林宜標總經理。(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豐功偉業不勝枚舉,林宜標笑說遺憾也是不少,例如2015年《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在台中的國立臺灣美術館及高雄市立美術館盛大舉行,首站便吸引了26萬人前來,不過期間也出現不少抱怨——為何台北沒有展出?

2015年《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中展出的重點作品之一《無限鏡屋》。(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2015年《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中展出的重點作品之一《無限鏡屋》。(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我也沒辦法講什麼,就借不到場地啊。」林宜標苦笑說,以商業考量,台北當然是首選,但策展的眉角許多,不只要有本事借到展品,還要喬得出適合的場地與檔期才行。

時代變了,策展的熱誠依然

2024年《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在北師美術館登場,由館長林曼麗教授策劃,找來時藝多媒體共同合作,總算圓了林宜標當年無法在台北設展的缺憾。

相較於9年前,這次個展更具學術性,專注於草間彌生藝術風格的形塑歷程。然而,林宜標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參觀人數勢必不如2015年,「我預估這次大概會是15萬人上下,以目前台北的展覽市場來說,已經是不錯的成績,現在台北一般規格的展覽,三個月能吸引10萬人都很難。」

林宜標擁有超過30年的策展經驗,並積極嘗試向外拓展國際市場。(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林宜標擁有超過30年的策展經驗,並積極嘗試向外拓展國際市場。(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十多年前,台北舉辦的國際型展覽往往能吸引超過10萬人次,甚至能順勢移展至台中、高雄。「但根據我們的經驗,當展覽移至第二站時,參觀人次通常會減半,第三站則再打七折,然後才會評估是否符合經濟效益。」林宜標回憶道。當時,在寒暑假旺季,光台北一個檔期就可能有十幾場展覽,但觀展人數卻未達預期,「展覽多了,觀眾分散,約三分之二的展覽無法突破10萬人,甚至有不少展覽的觀眾不到5萬人。」疫情到來,一切更是跌到谷底。

2020年,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縮編,時藝多媒體因此成為獨立公司。儘管疫情持續,林宜標開始將目光轉向文資空間,致力於老屋改造。如今,大稻埕碼頭貨櫃市集、桃園77藝文町、空軍三重一村等場所,皆因他們的投入而變得有聲有色,成為極具特色的文化據點。

時藝多媒體將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打造成餐廳「樂埔薈所」,期望運用長期經營藝文展覽的經驗,重生臺灣歷史建築,讓民眾擁有絕佳的藝術文化與餐飲饗宴。(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時藝多媒體將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打造成餐廳「樂埔薈所」,期望運用長期經營藝文展覽的經驗,重生臺灣歷史建築,讓民眾擁有絕佳的藝術文化與餐飲饗宴。(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然而,營運文資空間並不容易,他以原台北刑務所官舍打造成的餐廳「樂埔薈所」為例,在裝修前所面臨的繁瑣流程,包括修復再利用計劃、營運計劃、裝修計劃等一系列文資審議,光是計劃審核通過就耗時一年,還沒營業就已花費100萬元。

「也沒辦法,疫情那時候如果不做這個,那還能做什麼?我們也不想脫離文創或展覽的核心。所以我一直強調我們不是去開餐廳,而是經營文資空間,裡頭還包含了文創商品開發等軟性內容,還涉及如何營造空間價值、商業利益也必須考量在內。」林宜標說,即使環境改變,展覽依舊是他們最希望延續的老本行,「不過,如果你現在問我哪個展覽會不會賺錢,我沒把握,但會賠錢的我大概看得出來。」

「樂埔薈所」提供高檔餐飲,不過林宜標也強調他們經營不只是餐廳,而是整個文資空間。(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樂埔薈所」提供高檔餐飲,不過林宜標也強調他們經營不只是餐廳,而是整個文資空間。(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用經驗換來的眼光

眼光的養成,林宜標說得歸功於當時《民生報》發行人王效蘭的指導。

1989年,林宜標因為讀五專時熱衷辦社團活動,而在退伍後加入《民生報》活動企劃組,當時對於藝術及文化還不大了解,但他有幸能夠在社長身邊,看她如何挑選優秀的展覽題材,並從中學習她的眼界,「那時候,展覽沒什麼商業壓力,因為報社的本業非常賺錢,賠就算報社的成本,社長對支持文化藝術有深厚的理念。」

林宜標曾策劃過最具代表性的展覽之一 ──《兵馬俑─秦文化特展》,成為他職業生涯中的一大里程碑。(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林宜標曾策劃過最具代表性的展覽之一 ──《兵馬俑─秦文化特展》,成為他職業生涯中的一大里程碑。(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直到2000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兵馬俑─秦文化特展》創下105萬人次觀展紀錄,展覽策辦突然成了顯學。當報章雜誌市場逐漸萎縮,活動企劃不再只是偶爾會虧損的副業,而是逐步轉型為公司的經濟重心。隨著2006年《民生報》停刊,活動企劃組成為唯一沒有被裁員的部門,反而被移至母公司聯合報系中。兩年後便迎來有史以來最賺錢的1年及3大經典展覽:先是《沉睡18000年的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在台北及台中吸引了100萬人次前來,接著是《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光周邊商品的營收就突破1億,首次來台的「太陽馬戲團」更是在演出前3個月就售罄14萬張票。隨後,林宜標收到旺中集團的邀請,便轉任時藝多媒體總經理一職。

2008年林宜標策劃的《沉睡18000年的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於台北及台中展出,成功吸引了超過100萬人前來觀賞。(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2008年林宜標策劃的《沉睡18000年的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於台北及台中展出,成功吸引了超過100萬人前來觀賞。(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正因為當時賺得多,再加上有大集團的支持,林宜標很敢賭,「有時候,看到感覺會賠錢但內容非常值得一試的展還是會給他拼下去,反正最後是賠老闆的。只要能夠說服老闆說這個展覽有價值,或是用其他展賺的錢來補貼,也就無妨。」他舉例提到,像《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 – 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當時就叫好不叫座,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展才讓台灣大眾有機會認識這位曾榮獲普立茲克獎的建築女爵,即將完工的「淡江大橋」正是她的遺作之一,這座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2017年《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 - 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雖然口碑極佳,但未能吸引大量觀眾,卻讓台灣大眾有機會認識這位世界知名的建築女爵。(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2017年《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 – 全球設計實驗室│特展》雖然口碑極佳,但未能吸引大量觀眾,卻讓台灣大眾有機會認識這位世界知名的建築女爵。(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但現在時藝多媒體已經變成獨立公司後,我私下想做的展覽就不再那麼非做不可,還是以會不會賺錢為主要考量。」林宜標說一方面是自己沒那麼有本錢可以賠,另一方面也不想強逼同仁做不看好的展覽,「像我最喜歡的《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週年展》就是當時其他人不看好,我堅持要做,結果最後賭對了。不過若發生在現在,我就不會再做了。如果同事們都覺得那個展覽不會賺錢,強行去做的話,他們也會覺得不順,這樣的賠錢機率肯定很高。」

對林宜標而言,策展終究是場賭局,沒打算把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子。如今,他將公司進行多角化經營,業務分散在展覽、貨櫃市集、老屋餐飲、腹地遼闊的空軍三重一村,以及文創商品的開發和經營等領域。

文創商品的開發與經營是時藝多媒體文創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文創商品的開發與經營是時藝多媒體文創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向下扎根教育,向外把夢做大

在繁忙的文創事業之餘,林宜標還兼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研究所講師,他笑說:「我每次去上課都很後悔,假如是兩個小時的演講,我不需要特別準備也能講,還有秘書幫忙準備簡報,但一學期的課有18堂,總共要準備超過50小時的內容。所以,我希望既然來了,能多做一些互動,也讓學生對產業有一定的認識。」

雖然林宜標不精通理論,但熟捻產業,每年的教材都會隨著當年策展的內容進行調整,就連下一檔即將登場的《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也已加入課堂討論,並與學生分享在策劃與溝通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細節及難題。

2025年6月即將登場的《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已成為林宜標的重要經驗教材,並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2025年6月即將登場的《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已成為林宜標的重要經驗教材,並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我自己研究所讀的是非營利事業管理組,其實有個理念是想在退休後轉向非營利組織,貢獻一些自己的力量;在這過程中,如果有機會就來學校教書。」林宜標說,除了為自己的理想鋪路,也希望能為業界培養人才,「其實我們找同仁也很困難,不然要去聯合報系挖人嗎?他們也是我們的股東耶!」他開玩笑地說。

談到人才培育的難題,林宜標認為與台灣市場規模太小有關。他說,過去還能將目光放向與我們語言相近的中國市場,不過受到疫情衝擊,他們的市場至今尚未完全恢復。至於日本與韓國,儘管產業發展比台灣成熟,但較難談成合作,而東南亞市場則尚未成形,就像幾年前的《鬼滅之刃全集中展》雖巡迴至吉隆坡、曼谷、雅加達等五個城市,卻大多賠錢收場。

2022年《鬼滅之刃全集中展》曾推廣至菲律賓,儘管當地的迴響有限,但這仍然是拓展國際市場的一次重要嘗試。(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2022年《鬼滅之刃全集中展》曾推廣至菲律賓,儘管當地的迴響有限,但這仍然是拓展國際市場的一次重要嘗試。(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老實說,時藝的展覽大多都是別人策劃好再賣給我們,我們能做的就是從中盡量做一些變化,但就我們的經驗來說,這其實都不容易。」林宜標坦言。

林宜標的目標是打造出原創展覽,並將其輸出至國外。現在他鎖定的方向是將科技與世界名畫結合,利用AI、XR等技術來創造全新體驗,「不要老是讓人賺我們IP內容的錢,我希望從這方面獲利。這樣我們就不僅限於中國市場,甚至還能拓展到全球市場。這樣的夢想會更遠大一點,也許有朝一日我們能在國際上站穩腳步。」

林宜標鎖定的台灣未來策展方向是將科技與藝術結合,開創全新的展示體驗。(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林宜標鎖定的台灣未來策展方向是將科技與藝術結合,開創全新的展示體驗。(圖片提供/時藝多媒體)

 

原文授權轉載自 臺北文創 名家觀點

13 3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橫跨三地的美學穿越,勾連日本、美國、泰國的當代記憶:隅英二(Eiji Sumi)專訪

世界不是平的,是多面的,隅英二(Eiji Sumi)的作品正好說明了這點,出生日本,紐約深造,最後落腳曼谷,這趟上萬公里的「跨域三角」穿越了東、西方的社會圖景,作品觸及了政治、城市,到生命哲學。

隅英二 Eiji Sumi

創作對我而言更像「玩」的狀態(play),這種方式成為一種創意或造物,結合了議題思考。

04

藝術家、教育工作者。出生於日本,大學畢業於Rikkyo University (St. Paul’s University(Tokyo)社會學學士,碩士畢業於 King Mongku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Thailand ) ,目前任教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建築學院國際傳播設計課程和國際設計與建築課程。作品曾在ArtScience Museum (Singapore), Yu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Essence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Kumamoto, and the Sawan Siwilai Exhibition in Bangkok (2022) 等藝術機構、展覽展出,目前正進行Thailand Biennale Phuket 2025作品籌備。

美國:Here and There /Play(e)scape

「差異」實際上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事物

最初,隅英二的興趣是實驗音樂,隨著創作發展,他發現將音樂結合視覺更能呈現他的概念,在紐約的那幾年,他玩音樂、畫畫、與人談論政治議題、社會時事,這些經驗為作品Here and There /Play(e)scape做了最好的鋪墊。

06

 

受泰國政治動盪和美國大選「搖擺州」概念的啟發,Here and There / Play(e)scape 是個探索選舉動態的裝置作品。作品利用蹺蹺板來比喻數量、位置和參與如何影響整個系統。遵循扭矩的物理原理,即在某一點施加的力會影響另一點,導致蹺蹺板根據參與者的體重而傾斜,以此比喻群眾的「政治抉擇」受所處的社群、地理位置、人與人交流而有不同的傾向。

Inspired by political turmoil in Thailand in 2014 and the concept of U.S. election “swing states,” Here and There / Play(e)scape is an installation that explores the dynamics of elections. The work utilizes a seesaw as a metaphor for how numbers, locations, and participation influence the overall system. The installation follows the physical principle of torque—where the force applied at one point affects another, causing the seesaw to tilt in response to the participant’s weight.

世界似乎越來越因經濟、種族、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利益的差距而兩極化。 這個圓形舞台(蹺蹺板)代表了我們有時認為我們是重要的人,是推動這個國家前進的人,但實際上,有其他人在另一個座標上負責這項工作,無論我們是站在台上的人,還是和別人一起下台的人,我們都需要提醒自己,差異實際上不僅僅是由右派或左派的話語造成的,差異實際上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事物。

 

07

 

泰國:Under Construction

曼谷,富有各種可能的城市

2012年,因工作關係,隅英二定居曼谷,一個和紐約截然不同,卻同樣富有活力的城市,作為東南亞的經濟核心,拔地而起的高樓、持續不斷的公共工程,喧囂的車流聲,構建了曼谷的城市樣貌。他因此做了一組複合裝置Under Construction:取材城市各處不同的聲音,蒐集那些被視為「噪音」的車聲、工地的敲打聲,再透過後製混音成充滿節奏的實驗音樂,並與動態燈光融合。

Under Construction 圖/ https://www.bangkokpost.com
Under Construction 圖/ https://www.bangkokpost.com

 

日本:Wave Garden / El Paradiso

波(Wave)是事物的彼此間的牽動與力量轉化

Wave Garden / El Paradiso是日前隅英二在泰國VER的個展,概念源於日本「禪意花園」,「花園」作為「人工與自然」的美學結合,包含了最原始的美與技術科學下「匠意」的人文性。展覽的元素包含「水波」、「器物」、「聲音」,串接出聲音、物件彼此間的流動性。水流裝置為長達4公尺的玻璃水道,流動水通過機關設計反覆、循環,在水道中形塑不同的力量與波浪,如同生命輪迴,起伏相映。

05

02

01

 

從未知開始

人有「感性」與「理性」兩個層面,一邊源於日積月累的體會,一個來自知識語言的邏輯關係。對於「看不懂」的事,隅英二抱持著極大的興趣:「不懂」就是靈感聚集的開始,問題本身就是突破知識框架的大門。美國選舉讓他思考判斷事物的視角問題、新興國家讓他思考城市「噪音」的感受轉化、到回歸日本文化自然與人的關係,一切他開始覺得不懂的事,引領他走向對世界新的認識,或許是這種能對「外境」保持彈性的態度,成就了他獨特、多元的藝術語彙。

 

延伸閱讀
eiji-sumi.com

 

徐思穎 Hsu Szu Ying (Suly Hsu)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2017年開始從事當代藝術之報導寫作,熱愛攝影、旅行。 個人網站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uly.hsu
徐思穎 Hsu Szu Ying (Suly Hsu)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2017年開始從事當代藝術之報導寫作,熱愛攝影、旅行。
個人網站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uly.hsu

 

8 3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2025「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開啟攝影藝術新視界

3/6-3/10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 邀您一同跨越界線、探索影像無限可能

在這個界線分明卻又相互交織的世界,攝影師們以鏡頭為媒介,探索人與人、自然與環境、現實與想像之間的界限,透過藝術語言啟發人們對生命和世界的全新思考。由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主辦的 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以影像藝術之名,邀請每一位觀眾感受「界線」的多重意涵,展開一場視覺與心靈對話的深刻體驗。

新光三越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 正式開展!
新光三越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 正式開展!
新光三越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開幕絡繹不絕人潮
新光三越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開幕絡繹不絕人潮

 

今年藝博會匯聚來自國際與台灣的優秀影像攝影藝術家,透過鏡頭表達其獨特創作風格,包含由來自日本攝影師-小林伸幸 Nobuyuki Kobayashi 以及日本攝影藝術團體與藝廊/工作室-Photographic Art Asia (PAA)、Roonee 247 fine arts、Atelier Chataigne等,台灣知名攝影師/影像團隊-全會華、劉振祥、黃俊團、張智銘、林予晞、廖文瑄、潘怡帆、余梓勤、許愷中、張嘉輝、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Something Studio 三牲工作室、uPrint、光盒作用、絕版影像館、Avocado、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等超過50組參展單位共同展出;今年特別以「界線」為主題,探討攝影在表達與傳遞情感、觀點以及社會現象中的多重面向,揭示各種隱含的界線與界限。

2025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首獎-謝明澄(左)與 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馬振華執行長(右
2025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首獎-謝明澄(左)與 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馬振華執行長(右
2025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貳獎-受獎人曾凡寧(左)與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副總-歐陽慧(右)
2025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貳獎-受獎人曾凡寧(左)與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副總-歐陽慧(右)
吳東興攝影 贊助計畫 徐浩瀚(右)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馬振華執行長(中)林俊耀(左)
吳東興攝影 贊助計畫 徐浩瀚(右)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馬振華執行長(中)林俊耀(左)

 

同期也將發表「2025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得獎作品、「2024 吳東興攝影贊助計畫」成果發表,展期間憑展覽票根還有機會免費兌換HIS CAFE,同時享有新藝商號SKM PHOTO週邊商品專屬優惠!今年唯一一場年度攝影盛會,展期只有五天!喜愛攝影影像藝術的您,千萬不能錯過!詳情請上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官網(culture.skm.com.tw)。

展間02-攝影名家劉振祥展出「穹蒼下」系列最新創作
展間02-攝影名家劉振祥展出「穹蒼下」系列最新創作
展間14-視覺設計師許愷中透過獨特視角融入惆悵的個人情感
展間14-視覺設計師許愷中透過獨特視角融入惆悵的個人情感
展間12-攝影師潘怡帆關注植物在都市及居家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間12-攝影師潘怡帆關注植物在都市及居家中所扮演的角色

 

日本四大攝影藝術團體來台,共同呈現影像技法的經典與創新

2024 首度參展的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今年以合作協辦的角色,共同邀集日本多個攝影單位如攝影師小林伸幸 Nobuyuki Kobayashi將展出其以自然景象為主的作品,採用日本和紙細川紙為主要印製載體,並結合鉑金印相技法,呈現出優雅的氛圍。此外,亞洲攝影藝術家團體 Photographic Art Asia、東京攝影文化據點 Atelier Chataigne首度來台、攝影藝廊 Roonee 247 Fine Arts 等單位共襄盛舉,這樣的陣容前所未見,並呈現多種珍稀影像技法。此次展會凝聚了無私的精神與跨地域的熱情,展示了各式多元的影像創作,期盼透過最純粹、真摯的分享,喚起我們對攝影的熱愛與初心。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將不同的單位聚集一堂,使展場如同一個小型的巴黎攝影展,當創作人、攝影師、策展人一同同台,界限將自然融化,展現出攝影藝術的無限可能。

日本攝影師小林伸幸,信奉萬物皆有靈,以拍山林的方式為神靈拍攝肖像照,採用傳統鉑金印相製法創作1
日本攝影師小林伸幸,信奉萬物皆有靈,以拍山林的方式為神靈拍攝肖像照,採用傳統鉑金印相製法創作
新光三越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開幕舉杯儀式
新光三越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開幕舉杯儀式

傑出攝影藝術創作者同台競演,見證台灣攝影藝術的新篇章

SKM PHOTO 新光三越國際攝影系列活動,在吳東興創辦人大力支持下,於2007年首度舉辦,另一位關鍵推手是已故資深攝影家全會華老師,他深耕影像藝術推廣超過40年,為感念其在影像創作、教學、策展、提攜後輩的無私付出,今年特別以特展的型式,展示其經典攝影創作及攝影藏書,向其致敬。展區另一大亮點是2023年以劇照師身份獲得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的攝影名家劉振祥老師,帶來主題「穹蒼下」的精彩作品,帶領觀眾從全新視角探索大地之美。此外,展區中還能欣賞到台灣首位專注拍攝神木長達10年的攝影師張智銘,深入山林透過鏡頭捕捉宜蘭神木山區四季交替的壯麗景致。

台灣資深攝影師-劉振祥
台灣資深攝影師-劉振祥

 

展期期間觀眾還能與攝影鬼才黃俊團、演技備受好評、本身亦致力於影像創作多年的林予晞員林予晞、日本 Ricoh GR 官方認證 Grist廖文瑄Sha、獨立攝影工作者潘怡帆、專注人像與時尚的攝影師張嘉輝、中途寵物攝影「三牲工作室」主理人Yang…等人近距離交流。為了推廣影像藝術的多元性,展區還將發表「2025 SKM PHOTO國際攝影大賽」和「2024 吳東興攝影贊助計畫」的得獎作品。

展間13-致力影像創作的林予晞透過影像創作回顧人生總和
展間13-致力影像創作的林予晞透過影像創作回顧人生總和
演員林予晞和其攝影作品
演員林予晞和其攝影作品
三牲工作室【浪我送你回家-中途攝影展覽】
三牲工作室【浪我送你回家-中途攝影展覽】

 

新藝商號選物推薦|憑展覽票根與SKMC Family網路會員另享專屬優惠與抽獎活動

參展品牌(依筆畫排序):CHENSON、A Life with Plants 植物與生活、A.M IDEAS、even、Hands、mufun、Natural Fragrance香氛與生活、picupi 挑品、一公分手作、三牲工作室、大古鑄鐵、丰艸陶藝、少少生活、光山行、呼運貓、耍廢工廠、陌花Must Flor、迴味美好 滷味專賣、陳彫刻處、麥考艾裘、筑子、象往

Evoto

 

攝影專題講座|五天近20場影像系列活動,邀您一同探索攝影創作的無限可能

統一採線上報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凡成功報名並完成報到者,可享活動當天「2025 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免費入場乙次。(地點: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 6F)

481783038_10224201732025938_4394956621673974132_n

Evoto

展覽地點: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 6F信義劇場
展覽時間:2025/03/06(四)-2025/03/10(一)
※ 每日開放時間依百貨營業時間為主;唯展期最後一天僅開放至18:00,最後入場時間為17:30。
參展藝術家:
全會華|劉振祥|小林伸幸 Nobuyuki Kobayashi|黃俊團|張智銘|林予晞|廖文瑄|
潘怡帆|余梓勤|許愷中|張嘉輝|楊承運|張良一|謝昕妮|謝明澄|曾凡寧|吳宗軒|
張宸瑋|莊智皓|李毓琪|彭家茵|方好慧|黃暘|Jacek Cislo|卓育均|陳宇弘|
林冠廷|魏忠誠|李金芳|陳俊延|鍾鎮予|蔡明倫|張簡于頌|張毅生
參展單位
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Photographic Art Asia(PAA)|Roonee 247 fine arts|Atelier Chataigne|Something Studio 三牲工作室|uPrint|光盒作用|絕版影像館|Avocado|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Evoto

主辦單位: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新光三越
▋ 合作協辦:EPSON、光影手工暗房工作室
▋ 協力單位:正成集團、SmallRig、湧蓮國際、Harlowe、FUJIFILM、Apacer、法雅客、uPrint、HIS CAFE
▋ 特別感謝:國立台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7 3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2025茶山繚療 3/15-16登場!以茶山中島為題,打造森林裡的烏托邦

新北文化茶旅品牌「茶山繚療」即將於15日登場,今年以「Teatopia 」為名,從採集出發展開各式茶山限定企畫,料理整座茶山風味的中島茶屋、用大自然造車的飛車軌道遊戲場、收錄自山林溪谷的聲景演出…等,在茶與飲食、藝術創作、生活美學、工藝體驗中,讓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生活在茶山的永續意識被看見。

01

除了15-16日限定的坪林茶博館集市展演,直至 3/ 30前,《 採集茶山》系列體驗將更深入從花藝、植染、香料、茶酒、森林等8場春季限定的採集私旅,邀請大人小孩一起走入當代烏托邦、進化中的茶山!

打造期間限定的「茶山中島」,一口吃下整座茶山風味!

一期一會的茶山春市,今年以「 TEAnEAT market」為題,帶來了主題企畫《茶山中島—營業中》、人氣熱區《手作茶山遊戲場》、品牌跨界展演《茶山烏托邦》、將森林溪谷化為音符的《大地聲景》,透過四大主題設計,演繹茶山的多元生活樣態。

02

《打包金瓜寮》採集特色食材如坪林秋海棠、常見的糯米糰、山芹菜,居民常種的山藥、椴木香菇...等揉入一顆顆的野採飯糰中
《打包金瓜寮》採集特色食材如坪林秋海棠、常見的糯米糰、山芹菜,居民常種的山藥、椴木香菇…等揉入一顆顆的野採飯糰中
從經典「泡茶席」再升級的《有種茶吧》,將傳統的功夫泡轉化為更多元的風格茶酒茶飲
從經典「泡茶席」再升級的《有種茶吧》,將傳統的功夫泡轉化為更多元的風格茶酒茶飲

 

《茶山中島—營業中》由「打包金瓜寮」、「有種茶吧」兩大茶山寶藏組成,前者為採集人共作室與福茶苑共同合作之田野計畫,透過在地食材採集,將生活知識、自然風土揉入一顆顆的野採飯糰中,一次打包茶山的風土滋味;而以坪林茶青群為核心的經典企畫「泡茶席」,將再次升級為中島裡的茶屋,將傳統的功夫泡轉化為更多元的風格茶酒茶飲,加入其他元素同時仍保有茶的前香後韻,讓大眾更親近坪林與茶葉文化。

風格品牌、藝術家齊聚 以迴盪山谷的療癒之聲,串起茶山烏托邦聚落

走進山林裡的博物館,茶山繚療聚焦自然、療癒、藝術與環境議題,集結30+風格品牌共同串起茶山烏托邦聚落,環繞於中島的是眠腦minnao、山托邦、兒山企画部、yuyao、mikiw_studio 等組成的理想生活提案,博物館的另一端則集結田文社的吉祥物展售會、TERRA土然巧克力專門店等人氣品牌,攜手在地強棒—坪感覺、德志茶粿、那個山屋,帶來各式各樣限定風土料理及風味食光。

依循茶博館環境特色,茶山繚療規劃許多讓人探索的身心靈角落
依循茶博館環境特色,茶山繚療規劃許多讓人探索的身心靈角落
田文社和小間書菜將攜手一起出動豬腳彭與福壽螺車車
田文社和小間書菜將攜手一起出動豬腳彭與福壽螺車車
TERRA土然巧克力專門店將準備茶山限定——紅玉紅茶風味氮氣冰巧克力
TERRA土然巧克力專門店將準備茶山限定——紅玉紅茶風味氮氣冰巧克力
超人氣料理「茶咬豬」,是在地品牌坪感覺以特製包種茶麵皮,內夾蜜滷紅茶控肉,吃起來香而不膩
超人氣料理「茶咬豬」,是在地品牌坪感覺以特製包種茶麵皮,內夾蜜滷紅茶控肉,吃起來香而不膩

 

為了更貼近理想地,參與藝術家與品牌們在現地踏訪中汲取靈感,廚房的烏龜以現地光景作畫、phytooo則以擅長的鉤織藝術來描繪山與春日,一日茶道 Teaory 更攜手園藝治療師和陶雕塑藝術家,共同呈現「茶山裡有座春天美術館」,更邀請旅人探索隱身於博物館的氣味、礦石、花精串起的心靈聚落。

一日茶道 Teaory 攜手園藝治療師和陶雕塑藝術家,在茶山開一間「茶山裡有座春天美術館」
一日茶道 Teaory 攜手園藝治療師和陶雕塑藝術家,在茶山開一間「茶山裡有座春天美術館」
藝術家廚房的烏龜以現地光景作畫還有風景似顏繪
藝術家廚房的烏龜以現地光景作畫還有風景似顏繪
兒山企画部將打造一間繪本和兒童創作的靈感小屋
兒山企画部將打造一間繪本和兒童創作的靈感小屋

 

而兩日的現場以大地聲景為題,邀請由韓國低音提琴手李東熙、薩克斯風謝明諺、電吉他陳穎達組成的 Dongyi Earthing Switches,以及沛元的聲波療癒室、擁有靈魂嗓音的嶼浵、森淮等歌者,共同演奏迴盪在山谷的療癒之聲。

現場演出大地聲景,展現迴盪在山谷的療癒之聲
現場演出大地聲景,展現迴盪在山谷的療癒之聲

 

七米飛行軌道現身茶山遊戲場,邀請大人小孩一起手作木飛車

為呼應自然採集與藝術探索,今年度茶山繚療特別邀請來自大溪的《BUBU跳恰恰》手作木飛車計畫,是木博館為推廣木育生活的巡迴行動,這次不僅運來超過七米的大型飆速軌道,更與坪林採集人共作室跨(流)域合作,讓茶山成為最好玩的大自然創作地!

來自大溪的《BUBU跳恰恰》手作木飛車計畫,將與茶山合作打造趣味十足的採集造車親子工作坊
來自大溪的《BUBU跳恰恰》手作木飛車計畫,將與茶山合作打造趣味十足的採集造車親子工作坊

 

現場將運用木藝師製作木器所剩餘料、取自大自然的零件與美術材料,鼓勵孩子動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木頭小車車,完成後可直接到軌道區進行飛行測試,而坪林限定的「茶山恰恰」工作坊則由採集人共作室帶隊,前往茶博旁的生態園區與親水公園採集各種新鮮材料,將讓環境教育和自然探索融入有趣的手作體驗中,讓大人小孩在玩樂同時,也讓在地風土文化扎根。

坪林限定的「茶山恰恰」親子工作坊由採集人共作室帶隊,前往周邊採集各種新鮮材料
坪林限定的「茶山恰恰」親子工作坊由採集人共作室帶隊,前往周邊採集各種新鮮材料
手作木飛車將運用製作木器木餘料、取自大自然的零件與美術材料,鼓勵孩子動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木頭小車車
手作木飛車將運用製作木器木餘料、取自大自然的零件與美術材料,鼓勵孩子動手打造屬於自己的木頭小車車

 

準備好進茶山了嗎?八場採集茶山體驗全面展開,順遊特搜茶山GOODS!

想深入探索的風味多元的坪林嗎?由在地茶園、山林秘境店家策劃的8場採集體驗開放報名中!那個山屋的親子植物印染/四季花藝工作坊、福茶苑茶山裏的採集課(植物/茶酒/香料)、田美茶園的白茶沙龍…等,還有期間限定的茶山特搜 GOODS 一次揭露!所有令人期待且難得的體驗都將於茶山繚療活動期間(即日起至3月30日)限時推出,詳情請上茶山繚療官方網站(teatopia-pinglin.tw)或IG @teatopia_pinglin 查詢。

採集茶山邀請大家更深入坪林,那個山屋準備了親子植物印染和四季花藝工作坊
採集茶山邀請大家更深入坪林,那個山屋準備了親子植物印染和四季花藝工作坊
福茶苑以植物、茶酒、香料三大主題,帶來茶山裏的採集課
福茶苑以植物、茶酒、香料三大主題,帶來茶山裏的採集課
八場採集茶山體驗及3月30日前全面展開,順遊特搜茶山GOODS!
八場採集茶山體驗及3月30日前全面展開,順遊特搜茶山GOODS!

 

info /
2025茶山繚療活動資訊
綠色山林美學廊帶計畫—茶山繚療 TEATOPIA
日期:3月15日至 3月30日
FB 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IG @teatopia_pinglin

TEAnEAT MARKET
日期:3月15日至 3月16日
營業時間:11:00-17:00
地點: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新北市坪林區水德里水聳淒坑19-1號)

7 3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iF 台北設計沙龍 | TPV LIFT 品牌設計特展 –引領明日創新,設計成就未來!

TPV 致力投入顯示器產業的創新研發,參與 iF 設計獎的競逐屢獲佳績,目前亦名列 iF Design Ranking (iF 設計排行榜) 全球企業排名No. 48、亞洲企業排名 No. 31、台灣企業排名 No.10、TV / Video 類別企業排名 No.6 ,累積獲獎約 70 件 ( 2025 年度奪下包含 iF金質獎一共 8 項 iF 設計獎),堅實的設計實力及豐碩的設計產出業界有目共睹。

original

 

3 月 8 日起,TPV 將在 iF 台北設計沙龍首度展出 2021 年至 2024 年 iF 獲獎產品 —包含顯示器、電視、AVA 及電子紙相關產品,並在 3 月 8 日開展首日舉辦設計故事分享講座;不僅展現顯示器產業龍頭堅強的創新與研發能力,更首度向世人分享產品設計背後的設計思維故事。

original

 

TPV LIFT 品牌設計特展 –引領明日創新,設計成就未來!

展覽 | 3/8 (六) – 3/21 (五),週末皆有開展
時間 | 10:00 – 17:00 票務 | 免費入場
地點 | iF 台北設計沙龍 (松山文創園區 西向製菸工廠二樓A7 W207)
展覽資訊 | https://www.ifdesignasia.com/blog/posts/tpv-lift-exhibition

TPV 冠捷科技

TPV 冠捷科技集團為全球第一大顯示器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者,一直以為世人提供全新的視覺體驗為傲。成立於 1967 年,是全球頂尖顯示器及電視智能製造商,在全球擁有12 座製造基地,年產量約 5000 萬台,近年營收規模保持在 70 億美元以上。公司顯示器出貨量連續二十年保持全球第一。

original01

冠捷科技堅持自有品牌業務和智能製造服務雙軌發展,不斷改善升級製造工藝流程,探索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智能製造模式。公司旗下擁有多個顯示行業自有品牌 AOC、AGON 和 Envision 等,並長期獲得飛利浦(Philips)獨家授權運營其顯示器、電視及影音等業務。多年來旗下產品以其卓越的品質、良好的信譽和廣泛的知名度享譽海内外,多次榮獲德國 iF 設計獎、紅點產品設計獎、歐洲影音協會獎、美國CES 創新獎等國際大獎。

iF台北設計沙龍

iF台北設計沙龍 (iF design salon Taipei) 是由世界知名的德國設計機構iF Design在台北為創意人士和企業打造的創意中心。iF台北設計沙龍可舉辦展覽、論壇、座談會、記者會等活動,提供創意和設計相關人士一個分享交流的場域,並參與解決涉及設計服務與產業間的問題。

2502240747041299098054

 

iF 中文官網 | iF 全球官網 | 臉書粉絲團

7 3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徵件 總獎金334 萬,高額獎金等你來挑戰!

總獎金334 萬,高額獎金等你來挑戰!

一、宗旨
文化創意產業自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已成為全球各國積極推動的重要項目,並逐漸融入永續發展與ESG的理念。陶瓷藝術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經歷了顯著的發展變革,從數千年前的食用及祭祀器皿,轉型為兼具實用性、藝術性與生活美學的創新產品。

財團法人和成文教基金會已成功舉辦七屆金陶獎競賽,持續挖掘並推廣優秀陶瓷藝術家及青年人才。透過這項競賽,我們鼓勵創新與多元表達,為陶瓷藝術注入新的生命力,提升其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地位。本次第八屆陶藝金陶獎競賽,承襲拋磚引玉的精神,期待能夠繼往開來、傳承薪火,讓台灣陶瓷藝術的文化創意產業再次發光發熱。

二、名稱
中文:【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
英文:【THE 8TH TAIWAN GOLDEN CERAMICS AWARD】

三、組織
主辦單位:和成欣業股份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和成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籌備委員會】
地址:11469臺北市內湖區行善路398號3樓
電話:02-27925511#361 傳真:02-27953101
聯絡人:陳雯菁
E-mail:chen13181@hcgnet.com.tw
網址:www.hcg.com.tw

四、徵件條件
1. 作者條件
參加條件:本屆陶藝金陶獎競賽不額外收取報名費,凡本國籍從事陶藝創作相關工作者或陶藝雕塑科系者、學習者……等皆可參加競賽,且須以個人名義報名。
參加學生組須年滿18歲(含)以上並具備學生身份;若參賽者為新住民、僑生或外籍人士(學生)者,需持台灣居留簽證2年以上居住身分,始取得參賽資格。

2. 作品條件
作品資格:本屆創作競賽並不對所創作作品之主題、內涵、形式或表達方式等進行任何限制,參賽作品必須是由本人從未公開發表過、兩年內之新作品。陶瓷材料應用需占整體面積的80%以上,且無侵犯智慧財產權、著作權爭議者。
作品將區分為『社會組』與『學生組』進行競賽。本競賽不接受AI創作,或3D列印之作品。
作品數量:每人以二件作品參與競賽為上限,不得報名不同組別參加競賽,僅能擇一組別參加。
作品尺寸:作品長寬高任一邊長最大不得超過100公分(其造型之底座視為作品的一部份,組合式作品需要附詳圖及相片說明)。
作品溫度:作品需要經過1100℃以上的窯燒處理,且以不易碎之作品為原則,零件附屬品請作者自行包裝妥善。
※ 金陶獎展覽結束之前,參賽作品經查如有市場銷售事證,將取消參賽資格。

五、獎勵辦法
總獎金為新臺幣參佰參拾肆萬元整(334萬),得獎者依法繳交10%所得稅。
入圍初選者,凡被評定為入選者進入複賽,皆可獲得入選證書一只、作品彩印專輯一冊及獲得展出機會;獲獎者將受主辦單位邀請參加頒獎典禮,本屆金陶獎獲獎者所獲得獎金、獎盃及證書將於頒獎典禮中頒發。

社會組總獎金250萬元
金獎一名,獎金含稅新臺幣陸拾萬元、典藏證書一只、獎盃一座
銀獎二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參拾伍萬元、典藏證書一只、獎盃一座
銅獎二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貳拾萬元、典藏證書一只、獎盃一座
佳作五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捌萬元、典藏證書一只
評審特別獎五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捌萬元、典藏證書一只

學生組總獎金84萬元
金獎一名,獎金含稅新臺幣貮拾萬元、典藏證書一只、獎盃一座
銀獎二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壹拾萬元、典藏證書一只、獎盃一座
銅獎二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柒萬元、典藏證書一只、獎盃一座
佳作五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參萬元、典藏證書一只
評審委員特別獎五名,每位獎金含稅新臺幣參萬元、典藏證書一只

*以上作品皆由和成藝術典藏中心典藏供各界參觀,不另行支付典藏費用。

六、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時程
活動時程 時間 地點
初審報名 2025年9月1日~2025年10月31日 台北內湖
初審評審結果公佈 2025年11月20日前 台北內湖
複審送件及截止 2025年12月18日~2026年1月16日 和成三廠典藏中心
複審評審 2026年1月20日~2026年1月30日 和成三廠典藏中心
年假期間 2026年2月14日~2026年2月22日
首次展覽期間 2026年5月1日~2026年5月31日 鶯歌陶瓷博物館
開幕式暨頒獎典禮 2026年5月5日 鶯歌陶瓷博物館
參展作品退件 2026年6月1日~2026年6月15日 和成三廠典藏中心

七、附件(請點擊下方競賽簡章下載)
《附件一》 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報名表
《附件二》 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送件表
《附件三》 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智慧財產權、著作權讓渡同意書
《附件四》 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包裝運輸切結書

HCG和成-第八屆台灣陶藝金陶獎競賽簡章辦法

💰總獎金334萬,#高額獎金 等你來挑戰!

25 2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日本「teamLab共創!未來園」 2025年夏天 好評加碼 再現高雄!

01

「teamLab共創!未來園」在全世界已有超過1500萬人體驗,繼2024年台北站展出獲得廣大好評,今(2/20)國際跨域藝術團隊teamLab與台灣主辦方聯合數位文創驚喜公布,2025年6月即將登陸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除了台北站作品之外,在台北站大受歡迎的《彩繪飛翔》,現以《彩繪環世界》的形式亮相。作品中「海豚」會在此次展覽中加入了環世界的隊伍,打造互動性十足、色彩繽紛絢麗、共同創造的作品群,從小孩到大人都能體會樂趣,今夏一起來「teamLab共創!未來園 高雄」玩耍!

02

在《彩繪環世界》裡,民眾可以在紙上繪出飛機、海豚、鷹、蝴蝶的畫,這些圖畫就會立體地出現,飛向你面前的世界。還能夠透過智能手機上,通過你畫的飛機、海豚,鷹或者蝴蝶的視野來進行操作。「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共同創造:共創」理念,包含多種互動體驗作品,並將自然生態元素融入展覽,帶來綺麗迷幻的視覺,是一個能夠享受與他人一同自由地創造遊樂世界的「未來園」。

03

 

更多展覽介紹、售票資訊等,將陸續公布,請隨時關注teamLab台灣展覽官方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teamlabfuturepark2025

04

 

■關於「teamLab共創!未來園」

「teamLab共創!未來園」是個從孩童到大人都可以一起享受的教育項目展覽。
自2013年11月在沖繩的百貨公司「琉貿百貨」初次展示以來,在雪梨、曼谷、上海、都靈、布達佩斯、雅加達、約翰內斯堡…等世界各地舉辦。新加坡、杜拜等地也正在開展常設展覽。至今為止,「teamLab共創!未來園」在全世界已有1500萬人體驗。

共同的創造性「共創」
https://futurepark.teamlab.art/zh-hant/about/

21 2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用水彩渲染出可愛動物的療癒世界 插畫家 Maruco 專訪

無論心情再怎麼糟糕,只要看到小動物們純真、呆萌的表情,嘴角就會不自覺的上揚,讓人瞬間被療癒,擅長以水彩描繪可愛動物的人氣插畫家 Maruco,不僅讓小動物們各個都像真實的人物般立體,細膩的筆觸搭配可愛表情更讓她的作品從眾多可愛動物類別的插畫中脫穎而出,也擄獲了眾多網友們的心。她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粉絲們的關注?保持熱情不減的祕訣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 Maruco的可愛動物世界一探究竟…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啟程!可愛動物的療癒之旅

「我們家養過很多種寵物,所以我很喜歡小動物,而牠們也陪伴著我一起生活、成長,還記得爸爸第一個教我畫的就是貓貓跟狗狗,這也讓我走進手繪創作的世界。」從小學習傳統手繪技巧的Maruco 在大學時選擇了以電腦繪圖與動畫設計為主的多媒體設計系,畢業後也順利進入當時正紅的遊戲產業擔任遊戲美術的工作。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不過日復一日依照公司需求的電繪工作卻讓 MARUCO開始迷失方向,某天她回想起以往手繪創作帶給她的快樂,於是她拿起許久沒有使用的畫筆,利用業餘的時間進行創作。「MARUCO 小畫室是讓我暫時忘記工作煩惱、從創作中找回平衡的療癒空間,在這個世界裡我能夠讓自己沉浸於畫小動物的過程,找回小時候被動物玩偶包圍的幸福感!也因為想要將這份幸福傳遞出去,所以創立的品牌就用 MARUCO 小畫室來命名」MARUCO 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水彩手繪與可愛動物是品牌的核心,也是我堅持的創作風格。”

 

筆尖上的色彩順著交織卻不規則的紙纖渲染開來,由淺而深、由散而密,不同的色彩透過水的仲介彼此交融,造就了畫紙上不可預期的美感,這是水彩的獨特魅力也是讓 MARUCO選擇用水彩來創作的原因之一。 MARUCO 笑說以前念書時最不擅長的就是水彩,現在選擇用透明水彩來創作就是因為它極富挑戰性,若是畫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當下的成就感也會加倍。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期初,MARUCO以寫實的畫風幫好友們繪製插畫,隨著需求與反饋越來越多,她開始嘗試將小動物們擬人化、可愛化,而這種可愛風格的動物插畫不僅為她帶來了大量的粉絲與收入,也讓她決定脫離斜槓生活,專心在創作與品牌經營上。「想要讓角色充滿生命力就必須反覆審視每一個細節,除了要先想好情境、出現的角色及身形比例外,每個角色的表情也需要不斷調整,因為有豐富的表情才會讓觀者更融入情境、更能夠聯想也更療癒人心 」MARUCO笑著說動物擬人化可真沒這麼簡單,每次創作都會不自覺的把自己帶入到角色中,對著鏡子擠眉弄眼揣摩一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從品牌經營中體會的「三從四得」

從上班族轉職成為品牌經營者,雖然可以自主創作、自由安排時間,但需要面對的卻不再是單一客戶而是廣大的消費者,即使可愛動物插畫很受歡迎,但製作成紙膠帶、手帳、文具紙品類型的商品後,市場反應卻遠不及素材類的商品。

「我自己推出超過一百款紙膠帶,其中可愛動物為主題的款式銷量最差,寫實花卉/食物/或是標籤設計類為主題的素材賣得最好,雖然可以銷售出去,但我感覺自己的這類創作不夠有記憶點,更重要的是違背了我的創作初心!」Maruco笑著這樣說。當時略感挫折的 MARUCO說曾經試著略過可愛動物的元素,但只要一下筆就會卡關,而這樣的經歷也讓她決定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我想要透過作品傳遞開心與幸福,讓大家在疲累的生活中獲得再出發的力量。”

 

「Maruco 小畫室」在 Maruco夫妻聯手經營下陸續開發出許多熱銷的產品,除了文具手帳及紙膠帶外,還包括圖像授權的拼圖、口罩、可愛動物塔羅牌等商品,也因為品牌風格的獨特性與高人氣,「Maruco 小畫室」陸續收到 「TSUTAYA BOOKSTORE」 、「金格食品」、「臺北市立動物園」、「商周出版社」、「台灣東販出版社」等單位的合作邀約,也參加日本最大的創作者活動《東京 HandMade in Japan Fes》及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藝術活動《東京 DesignFesta 設計展》。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參加國際展覽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廣見聞,讓自己能夠跳出同溫層與既有的框架來思考。能夠出國看看其他國家的文創市場與多樣性的產品真的非常幸福!」Maruco 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經營文創品牌已經十年的 Maruco也大方分享自己的感受與體會,編輯將這段經驗整理成「三從四得」,所謂「三從」是指「 從生活中發現創意、從互動中發掘需求、從嘗試中碰撞想法」;而「四得」則是 「 得到創作的熱情、得到創業的底氣、得到身心的療癒、得到前進的方向」。在聊到品牌經營時,她特別提到有位日本的粉絲因為生病而無法繼續創作,但因為看到了她的作品所以留言給她:「Maruco的作品在這段時間一直陪伴著他,療癒他的心靈也讓他順利度過難關,讓他更有動力努力治療,想慢慢地重拾畫筆將這樣的心情傳遞出去。」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作品能帶給別人這樣的力量,也讓她更堅定的繼續創作下去。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一切都是為了建立快樂的正循環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快樂與被療癒的幸福,「Maruco 小畫室」在成立十周年的同時也與新光三越團隊合作,挑戰在百貨公司內打造一個可以走進作品中近距離欣賞、跟可愛動物們一起互動玩樂的沉浸式巡迴個展「是誰遊樂園 Maruco’s Park 」,除了齊集了以往作品中的可愛動物們與多種創意遊戲外,每一場展覽都會依照場域的大小安排不同的遊樂園組合及手做課程。

在百貨公司裡的可愛動物遊樂園會是什麼模樣呢?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在百貨公司裡的可愛動物遊樂園會是什麼模樣呢?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這次的展覽真的帶給我很大的驚喜!以往辦展都只需要負責把圖畫好、掛在展場中佈置一下就解決了,但這次則要跟團隊的夥伴們來回討論展品的結構與製作的可能性,從沒想過平面作品能夠立體化的我,看到每個打樣出來的小模型時都忍不住驚呼:沒想到真的可以立體化到這種程度耶!而且遊樂園裡的每個區塊在討論後,都有不斷冒出來的新創意跟玩法,真的很謝謝專業又有耐性的團隊夥伴們,也很期待在不同場域裡的 Maruco’s Park會給大家怎樣的可愛爆擊」

「是誰遊樂園 Maruco' Park 」巡迴展與傳統作品展不同,最終會是什麼模樣也很令人期待。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是誰遊樂園 Maruco’ Park 」巡迴展與傳統作品展不同,最終會是什麼模樣也很令人期待。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Maruco接著說:「 希望大家在看我的創作時,能用自己內心的感受來解讀它,而不是被我的創作理念或文字敘述所侷限,我認為畫作給每個人的感受都會不同,這才是觀賞畫作的有趣之處!」

 

“這樣的立體展覽能讓觀者走進作品中,更深入、更近距離的瞭解創作者,
也希望大家在看到我的創作時,能夠用自己的想法與感覺來理解它。”

 

經過這次一連串的創意驚喜後,Maruco 希望能夠未來能夠推出讓角色個性更鮮明、世界架構更完整、故事性十足且符合自己風格的可愛動物繪本,同時也期待能夠透過水彩手繪課程及「Maruco 水彩手繪小教室」這樣的教學書,讓所有因為看到 Maruco’s Park中的可愛動物,而對水彩畫產生興趣的人能夠輕鬆上手,「手繪水彩其實不好入門,所以我想先教一些簡單好上手的技法來提高初學時的成就感,讓大家體會到水彩畫的樂趣而願意繼續學習下去,希望這種能夠傳遞溫度的手繪技藝不要被遺忘。」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在充滿心靈療癒能量的「Maruco 小畫室」裡,可愛動物塔羅牌是人氣相當高的作品之一,對於從念書時就接觸塔羅、對塔羅牌牌意相當了解的 Maruco來說,透過可愛動物世界來重新詮釋,能讓更多人願意接觸塔羅牌或成為獨特的收藏品。「塔羅牌的創作讓我更清楚了解,我的作品更適合有豐富的場景、世界觀來敘述我的小動物世界」Maruco打趣著說或許也可以抽「小動物美食塔羅牌」來決定今天要吃什麼呦!

P13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專訪最後,Maruco補充說:「期待大家能夠更深入的瞭解文創,支持國內努力的創作者們,讓更多元、更多類型的創作持續加入,因為原創作品的獨特性與內含的情感是AI 無法取代的。」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Maruco 小畫室官網: www.maruco.tw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ruco03
官方IG:https://www.instagram.com/maruco_art/
Maruco’s Park 展覽網頁: https://culture.skm.com.tw/home/MediaReportDetail?repUUID=1801f67b-a359-4fdd-ba89-da4c615f5d09

 

編輯 Tony Ku 熱愛將想法轉譯成文字與影像 認為訪談與閱讀能夠吸收寶貴的經驗 “理論是死的,死記不如活用的好”
編輯 Tony Ku
熱愛將想法轉譯成文字與影像
認為訪談與閱讀能夠吸收寶貴的經驗
“理論是死的,死記不如活用的好”

 

21 2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用水彩渲染出可愛動物的療癒世界 插畫家 Maruco 專訪

無論心情再怎麼糟糕,只要看到小動物們純真、呆萌的表情,嘴角就會不自覺的上揚,讓人瞬間被療癒,擅長以水彩描繪可愛動物的人氣插畫家 Maruco,不僅讓小動物們各個都像真實的人物般立體,細膩的筆觸搭配可愛表情更讓她的作品從眾多可愛動物類別的插畫中脫穎而出,也擄獲了眾多網友們的心。她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粉絲們的關注?保持熱情不減的祕訣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 Maruco的可愛動物世界一探究竟…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啟程!可愛動物的療癒之旅

「我們家養過很多種寵物,所以我很喜歡小動物,而牠們也陪伴著我一起生活、成長,還記得爸爸第一個教我畫的就是貓貓跟狗狗,這也讓我走進手繪創作的世界。」從小學習傳統手繪技巧的Maruco 在大學時選擇了以電腦繪圖與動畫設計為主的多媒體設計系,畢業後也順利進入當時正紅的遊戲產業擔任遊戲美術的工作。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不過日復一日依照公司需求的電繪工作卻讓 MARUCO開始迷失方向,某天她回想起以往手繪創作帶給她的快樂,於是她拿起許久沒有使用的畫筆,利用業餘的時間進行創作。「MARUCO 小畫室是讓我暫時忘記工作煩惱、從創作中找回平衡的療癒空間,在這個世界裡我能夠讓自己沉浸於畫小動物的過程,找回小時候被動物玩偶包圍的幸福感!也因為想要將這份幸福傳遞出去,所以創立的品牌就用 MARUCO 小畫室來命名」MARUCO 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水彩手繪與可愛動物是品牌的核心,也是我堅持的創作風格。”

 

筆尖上的色彩順著交織卻不規則的紙纖渲染開來,由淺而深、由散而密,不同的色彩透過水的仲介彼此交融,造就了畫紙上不可預期的美感,這是水彩的獨特魅力也是讓 MARUCO選擇用水彩來創作的原因之一。 MARUCO 笑說以前念書時最不擅長的就是水彩,現在選擇用透明水彩來創作就是因為它極富挑戰性,若是畫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當下的成就感也會加倍。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期初,MARUCO以寫實的畫風幫好友們繪製插畫,隨著需求與反饋越來越多,她開始嘗試將小動物們擬人化、可愛化,而這種可愛風格的動物插畫不僅為她帶來了大量的粉絲與收入,也讓她決定脫離斜槓生活,專心在創作與品牌經營上。「想要讓角色充滿生命力就必須反覆審視每一個細節,除了要先想好情境、出現的角色及身形比例外,每個角色的表情也需要不斷調整,因為有豐富的表情才會讓觀者更融入情境、更能夠聯想也更療癒人心 」MARUCO笑著說動物擬人化可真沒這麼簡單,每次創作都會不自覺的把自己帶入到角色中,對著鏡子擠眉弄眼揣摩一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從品牌經營中體會的「三從四得」

從上班族轉職成為品牌經營者,雖然可以自主創作、自由安排時間,但需要面對的卻不再是單一客戶而是廣大的消費者,即使可愛動物插畫很受歡迎,但製作成紙膠帶、手帳、文具紙品類型的商品後,市場反應卻遠不及素材類的商品。

「我自己推出超過一百款紙膠帶,其中可愛動物為主題的款式銷量最差,寫實花卉/食物/或是標籤設計類為主題的素材賣得最好,雖然可以銷售出去,但我感覺自己的這類創作不夠有記憶點,更重要的是違背了我的創作初心!」Maruco笑著這樣說。當時略感挫折的 MARUCO說曾經試著略過可愛動物的元素,但只要一下筆就會卡關,而這樣的經歷也讓她決定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我想要透過作品傳遞開心與幸福,讓大家在疲累的生活中獲得再出發的力量。”

 

「Maruco 小畫室」在 Maruco夫妻聯手經營下陸續開發出許多熱銷的產品,除了文具手帳及紙膠帶外,還包括圖像授權的拼圖、口罩、可愛動物塔羅牌等商品,也因為品牌風格的獨特性與高人氣,「Maruco 小畫室」陸續收到 「TSUTAYA BOOKSTORE」 、「金格食品」、「臺北市立動物園」、「商周出版社」、「台灣東販出版社」等單位的合作邀約,也參加日本最大的創作者活動《東京 HandMade in Japan Fes》及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藝術活動《東京 DesignFesta 設計展》。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參加國際展覽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廣見聞,讓自己能夠跳出同溫層與既有的框架來思考。能夠出國看看其他國家的文創市場與多樣性的產品真的非常幸福!」Maruco 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經營文創品牌已經十年的 Maruco也大方分享自己的感受與體會,編輯將這段經驗整理成「三從四得」,所謂「三從」是指「 從生活中發現創意、從互動中發掘需求、從嘗試中碰撞想法」;而「四得」則是 「 得到創作的熱情、得到創業的底氣、得到身心的療癒、得到前進的方向」。在聊到品牌經營時,她特別提到有位日本的粉絲因為生病而無法繼續創作,但因為看到了她的作品所以留言給她:「Maruco的作品在這段時間一直陪伴著他,療癒他的心靈也讓他順利度過難關,讓他更有動力努力治療,想慢慢地重拾畫筆將這樣的心情傳遞出去。」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作品能帶給別人這樣的力量,也讓她更堅定的繼續創作下去。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一切都是為了建立快樂的正循環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快樂與被療癒的幸福,「Maruco 小畫室」在成立十周年的同時也與新光三越團隊合作,挑戰在百貨公司內打造一個可以走進作品中近距離欣賞、跟可愛動物們一起互動玩樂的沉浸式巡迴個展「是誰遊樂園 Maruco’s Park 」,除了齊集了以往作品中的可愛動物們與多種創意遊戲外,每一場展覽都會依照場域的大小安排不同的遊樂園組合及手做課程。

在百貨公司裡的可愛動物遊樂園會是什麼模樣呢?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在百貨公司裡的可愛動物遊樂園會是什麼模樣呢?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這次的展覽真的帶給我很大的驚喜!以往辦展都只需要負責把圖畫好、掛在展場中佈置一下就解決了,但這次則要跟團隊的夥伴們來回討論展品的結構與製作的可能性,從沒想過平面作品能夠立體化的我,看到每個打樣出來的小模型時都忍不住驚呼:沒想到真的可以立體化到這種程度耶!而且遊樂園裡的每個區塊在討論後,都有不斷冒出來的新創意跟玩法,真的很謝謝專業又有耐性的團隊夥伴們,也很期待在不同場域裡的 Maruco’s Park會給大家怎樣的可愛爆擊」

「是誰遊樂園 Maruco' Park 」巡迴展與傳統作品展不同,最終會是什麼模樣也很令人期待。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是誰遊樂園 Maruco’ Park 」巡迴展與傳統作品展不同,最終會是什麼模樣也很令人期待。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Maruco接著說:「 希望大家在看我的創作時,能用自己內心的感受來解讀它,而不是被我的創作理念或文字敘述所侷限,我認為畫作給每個人的感受都會不同,這才是觀賞畫作的有趣之處!」

 

“這樣的立體展覽能讓觀者走進作品中,更深入、更近距離的瞭解創作者,
也希望大家在看到我的創作時,能夠用自己的想法與感覺來理解它。”

 

經過這次一連串的創意驚喜後,Maruco 希望能夠未來能夠推出讓角色個性更鮮明、世界架構更完整、故事性十足且符合自己風格的可愛動物繪本,同時也期待能夠透過水彩手繪課程及「Maruco 水彩手繪小教室」這樣的教學書,讓所有因為看到 Maruco’s Park中的可愛動物,而對水彩畫產生興趣的人能夠輕鬆上手,「手繪水彩其實不好入門,所以我想先教一些簡單好上手的技法來提高初學時的成就感,讓大家體會到水彩畫的樂趣而願意繼續學習下去,希望這種能夠傳遞溫度的手繪技藝不要被遺忘。」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在充滿心靈療癒能量的「Maruco 小畫室」裡,可愛動物塔羅牌是人氣相當高的作品之一,對於從念書時就接觸塔羅、對塔羅牌牌意相當了解的 Maruco來說,透過可愛動物世界來重新詮釋,能讓更多人願意接觸塔羅牌或成為獨特的收藏品。「塔羅牌的創作讓我更清楚了解,我的作品更適合有豐富的場景、世界觀來敘述我的小動物世界」Maruco打趣著說或許也可以抽「小動物美食塔羅牌」來決定今天要吃什麼呦!

P13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專訪最後,Maruco補充說:「期待大家能夠更深入的瞭解文創,支持國內努力的創作者們,讓更多元、更多類型的創作持續加入,因為原創作品的獨特性與內含的情感是AI 無法取代的。」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Maruco 小畫室官網: www.maruco.tw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ruco03
官方IG:https://www.instagram.com/maruco_art/
Maruco’s Park 展覽網頁: https://culture.skm.com.tw/home/MediaReportDetail?repUUID=1801f67b-a359-4fdd-ba89-da4c615f5d09

 

編輯 Tony Ku 熱愛將想法轉譯成文字與影像 認為訪談與閱讀能夠吸收寶貴的經驗 “理論是死的,死記不如活用的好”
編輯 Tony Ku
熱愛將想法轉譯成文字與影像
認為訪談與閱讀能夠吸收寶貴的經驗
“理論是死的,死記不如活用的好”

 

21 2 月, 2025 by housingPro 0 Comments

用水彩渲染出可愛動物的療癒世界 插畫家 Maruco 專訪

無論心情再怎麼糟糕,只要看到小動物們純真、呆萌的表情,嘴角就會不自覺的上揚,讓人瞬間被療癒,擅長以水彩描繪可愛動物的人氣插畫家 Maruco,不僅讓小動物們各個都像真實的人物般立體,細膩的筆觸搭配可愛表情更讓她的作品從眾多可愛動物類別的插畫中脫穎而出,也擄獲了眾多網友們的心。她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粉絲們的關注?保持熱情不減的祕訣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 Maruco的可愛動物世界一探究竟…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啟程!可愛動物的療癒之旅

「我們家養過很多種寵物,所以我很喜歡小動物,而牠們也陪伴著我一起生活、成長,還記得爸爸第一個教我畫的就是貓貓跟狗狗,這也讓我走進手繪創作的世界。」從小學習傳統手繪技巧的Maruco 在大學時選擇了以電腦繪圖與動畫設計為主的多媒體設計系,畢業後也順利進入當時正紅的遊戲產業擔任遊戲美術的工作。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不過日復一日依照公司需求的電繪工作卻讓 MARUCO開始迷失方向,某天她回想起以往手繪創作帶給她的快樂,於是她拿起許久沒有使用的畫筆,利用業餘的時間進行創作。「MARUCO 小畫室是讓我暫時忘記工作煩惱、從創作中找回平衡的療癒空間,在這個世界裡我能夠讓自己沉浸於畫小動物的過程,找回小時候被動物玩偶包圍的幸福感!也因為想要將這份幸福傳遞出去,所以創立的品牌就用 MARUCO 小畫室來命名」MARUCO 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水彩手繪與可愛動物是品牌的核心,也是我堅持的創作風格。”

 

筆尖上的色彩順著交織卻不規則的紙纖渲染開來,由淺而深、由散而密,不同的色彩透過水的仲介彼此交融,造就了畫紙上不可預期的美感,這是水彩的獨特魅力也是讓 MARUCO選擇用水彩來創作的原因之一。 MARUCO 笑說以前念書時最不擅長的就是水彩,現在選擇用透明水彩來創作就是因為它極富挑戰性,若是畫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當下的成就感也會加倍。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期初,MARUCO以寫實的畫風幫好友們繪製插畫,隨著需求與反饋越來越多,她開始嘗試將小動物們擬人化、可愛化,而這種可愛風格的動物插畫不僅為她帶來了大量的粉絲與收入,也讓她決定脫離斜槓生活,專心在創作與品牌經營上。「想要讓角色充滿生命力就必須反覆審視每一個細節,除了要先想好情境、出現的角色及身形比例外,每個角色的表情也需要不斷調整,因為有豐富的表情才會讓觀者更融入情境、更能夠聯想也更療癒人心 」MARUCO笑著說動物擬人化可真沒這麼簡單,每次創作都會不自覺的把自己帶入到角色中,對著鏡子擠眉弄眼揣摩一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從品牌經營中體會的「三從四得」

從上班族轉職成為品牌經營者,雖然可以自主創作、自由安排時間,但需要面對的卻不再是單一客戶而是廣大的消費者,即使可愛動物插畫很受歡迎,但製作成紙膠帶、手帳、文具紙品類型的商品後,市場反應卻遠不及素材類的商品。

「我自己推出超過一百款紙膠帶,其中可愛動物為主題的款式銷量最差,寫實花卉/食物/或是標籤設計類為主題的素材賣得最好,雖然可以銷售出去,但我感覺自己的這類創作不夠有記憶點,更重要的是違背了我的創作初心!」Maruco笑著這樣說。當時略感挫折的 MARUCO說曾經試著略過可愛動物的元素,但只要一下筆就會卡關,而這樣的經歷也讓她決定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我想要透過作品傳遞開心與幸福,讓大家在疲累的生活中獲得再出發的力量。”

 

「Maruco 小畫室」在 Maruco夫妻聯手經營下陸續開發出許多熱銷的產品,除了文具手帳及紙膠帶外,還包括圖像授權的拼圖、口罩、可愛動物塔羅牌等商品,也因為品牌風格的獨特性與高人氣,「Maruco 小畫室」陸續收到 「TSUTAYA BOOKSTORE」 、「金格食品」、「臺北市立動物園」、「商周出版社」、「台灣東販出版社」等單位的合作邀約,也參加日本最大的創作者活動《東京 HandMade in Japan Fes》及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藝術活動《東京 DesignFesta 設計展》。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參加國際展覽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廣見聞,讓自己能夠跳出同溫層與既有的框架來思考。能夠出國看看其他國家的文創市場與多樣性的產品真的非常幸福!」Maruco 說。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經營文創品牌已經十年的 Maruco也大方分享自己的感受與體會,編輯將這段經驗整理成「三從四得」,所謂「三從」是指「 從生活中發現創意、從互動中發掘需求、從嘗試中碰撞想法」;而「四得」則是 「 得到創作的熱情、得到創業的底氣、得到身心的療癒、得到前進的方向」。在聊到品牌經營時,她特別提到有位日本的粉絲因為生病而無法繼續創作,但因為看到了她的作品所以留言給她:「Maruco的作品在這段時間一直陪伴著他,療癒他的心靈也讓他順利度過難關,讓他更有動力努力治療,想慢慢地重拾畫筆將這樣的心情傳遞出去。」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作品能帶給別人這樣的力量,也讓她更堅定的繼續創作下去。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一切都是為了建立快樂的正循環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快樂與被療癒的幸福,「Maruco 小畫室」在成立十周年的同時也與新光三越團隊合作,挑戰在百貨公司內打造一個可以走進作品中近距離欣賞、跟可愛動物們一起互動玩樂的沉浸式巡迴個展「是誰遊樂園 Maruco’s Park 」,除了齊集了以往作品中的可愛動物們與多種創意遊戲外,每一場展覽都會依照場域的大小安排不同的遊樂園組合及手做課程。

在百貨公司裡的可愛動物遊樂園會是什麼模樣呢?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在百貨公司裡的可愛動物遊樂園會是什麼模樣呢?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這次的展覽真的帶給我很大的驚喜!以往辦展都只需要負責把圖畫好、掛在展場中佈置一下就解決了,但這次則要跟團隊的夥伴們來回討論展品的結構與製作的可能性,從沒想過平面作品能夠立體化的我,看到每個打樣出來的小模型時都忍不住驚呼:沒想到真的可以立體化到這種程度耶!而且遊樂園裡的每個區塊在討論後,都有不斷冒出來的新創意跟玩法,真的很謝謝專業又有耐性的團隊夥伴們,也很期待在不同場域裡的 Maruco’s Park會給大家怎樣的可愛爆擊」

「是誰遊樂園 Maruco' Park 」巡迴展與傳統作品展不同,最終會是什麼模樣也很令人期待。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是誰遊樂園 Maruco’ Park 」巡迴展與傳統作品展不同,最終會是什麼模樣也很令人期待。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Maruco接著說:「 希望大家在看我的創作時,能用自己內心的感受來解讀它,而不是被我的創作理念或文字敘述所侷限,我認為畫作給每個人的感受都會不同,這才是觀賞畫作的有趣之處!」

 

“這樣的立體展覽能讓觀者走進作品中,更深入、更近距離的瞭解創作者,
也希望大家在看到我的創作時,能夠用自己的想法與感覺來理解它。”

 

經過這次一連串的創意驚喜後,Maruco 希望能夠未來能夠推出讓角色個性更鮮明、世界架構更完整、故事性十足且符合自己風格的可愛動物繪本,同時也期待能夠透過水彩手繪課程及「Maruco 水彩手繪小教室」這樣的教學書,讓所有因為看到 Maruco’s Park中的可愛動物,而對水彩畫產生興趣的人能夠輕鬆上手,「手繪水彩其實不好入門,所以我想先教一些簡單好上手的技法來提高初學時的成就感,讓大家體會到水彩畫的樂趣而願意繼續學習下去,希望這種能夠傳遞溫度的手繪技藝不要被遺忘。」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在充滿心靈療癒能量的「Maruco 小畫室」裡,可愛動物塔羅牌是人氣相當高的作品之一,對於從念書時就接觸塔羅、對塔羅牌牌意相當了解的 Maruco來說,透過可愛動物世界來重新詮釋,能讓更多人願意接觸塔羅牌或成為獨特的收藏品。「塔羅牌的創作讓我更清楚了解,我的作品更適合有豐富的場景、世界觀來敘述我的小動物世界」Maruco打趣著說或許也可以抽「小動物美食塔羅牌」來決定今天要吃什麼呦!

P13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專訪最後,Maruco補充說:「期待大家能夠更深入的瞭解文創,支持國內努力的創作者們,讓更多元、更多類型的創作持續加入,因為原創作品的獨特性與內含的情感是AI 無法取代的。」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圖/ Maruco 小畫室 粉絲專頁提供

 

Maruco 小畫室官網: www.maruco.tw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aruco03
官方IG:https://www.instagram.com/maruco_art/
Maruco’s Park 展覽網頁: https://culture.skm.com.tw/home/MediaReportDetail?repUUID=1801f67b-a359-4fdd-ba89-da4c615f5d09

 

編輯 Tony Ku 熱愛將想法轉譯成文字與影像 認為訪談與閱讀能夠吸收寶貴的經驗 “理論是死的,死記不如活用的好”
編輯 Tony Ku
熱愛將想法轉譯成文字與影像
認為訪談與閱讀能夠吸收寶貴的經驗
“理論是死的,死記不如活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