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認知束縛了你的創意,跳出框架才能改變世界!日本藝術家田中達也眼中的微型组合
生活周邊的事物都它獨特的意義與啟發,既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好幫手,也是創作靈感的來源,2011年開始創作微型藝術的日本藝術家田中達也,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這些我們經常忽略的生活物品,再透過攝影及微型藝術,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變成令人會心一笑的創意作品。
熱愛創作微型藝術的田中達也最初在廣告公司中擔任藝術總監,負責平面設計和廣告文案,也因為工作的關係讓他開始與認識的攝影師們學習攝影技術,起初只是將自己的創作拍攝下來放到Instagram,沒想到竟然逐漸吸引全球高達400萬的粉絲關注。
Tatsuya Tanaka 田中達也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naka_tatsuya/
「我會有無限的靈感,是因為我腦海裡一直有一張這樣的圖表。我稱它為『抽屜』」
「我真正想要創作的不僅僅是單一框架的作品,而是想把腦海中「整個抽屜」的想法都創作出來。雖然有些想法比較難透過作品來傳達給大家,但在設計時可以發現很多樂趣。」第三次來台展覽的田中達也,除了展出自己的新作品外,更透過七種不同的思考方向,大方分享他獨特的創意思維。他的創作除了有趣、充滿驚奇之外,美個作品都讓人有「原來還可以有這種看法啊!」的感覺與啟發。
HOME 從生活中思考
創意來自於生活,田中達也的作品之所以這麼吸引人,除了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外,不被既有思維拘束的創意跟幽默感更是關鍵。
田中達也:我認為「見立て」的意思跟「模仿」很像。把每個人都知道的東西變成另一個每個人都知道的東西,這當中的樂趣是我想要傳達給大家的。因此要找到不論男女老少、國籍,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主題,是很重要的。
「有什麼東西是大家都知道的啊?」,我認為可以先從食衣住行中開始尋找。首先,先從自己的周圍環境中開始尋找。即使是熟悉的家裡,只要稍微改變視角,也可以發現許多新的事物。
FORM 從形狀開始思考
形狀跟設計有很大的關聯性,而每件生活用品的形狀都與我們的使用習慣有關,不過你有想過「為什麼它是這個形狀」嗎?哪些東西的形狀是相似的呢?
田中達也:該如何想出點子呢?大部分,我都會先簡化物體形狀後開始思考。如果以積木來想像的話,也許會更容易理解。將三角形積木放在方形積木上的話,就會變成了一座「房子」。之後,腦海中就會開始思考三角形的物體有哪些,接著就想到「飯糰」,再來就會想到「屋頂是飯糰的家」。
例如:以行星為主題的作品,可以先思考「行星」是「圓形」,「圓形物體」有「球」、「小圓麵包」、「毛線球」諸如此類的,都先將物品換成簡單的形狀再來思考。
COLOR 從顏色開始思考
你知道嗎?顏色會很直接的影響我們的心情,如果將顏色相同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能夠擦出什麼不一樣的創意?又如何讓畫面不單調呢?只要能夠靜下心來觀察,或許就能夠領悟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配色秘訣…
田中達也:當思考主題時,除了觀察物體形狀之外,還可以用顏色去聯想,在簡化的過程中形狀與顏色可以一起思考。
例如,當人們想到海洋時,通常會想到藍色。可是現實中,有波濤洶湧的灰色大海,也有像沖繩一樣翠綠色大海,還有被夕陽染成茜紅色的大海。但大家還是會認為海洋是藍色。再來就會開始聯想藍色的東西,有「牛仔褲」、「薄荷冰淇淋」…等。通過如此簡化的過程,就會更容易找到適合作品的主題。
SCALE 改變比例
想像一下,當我們熟悉的事物改變了比例,我們是否就能夠像格列佛一樣,在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裡冒險呢?若真如此,你最想到家裡的那個地方冒險呢?
田中達也:接著,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即使同一個主題,但大小的基準改變的話,東西的全貌及給人的印象也會跟著改變。例如:以訂書針來說,用1/24的比例尺來看的話,會像成疊的書;以1/2500的比例尺來看的話,會像是一座大樓。
僅僅改變物體的比例,便能增加作品創作上的可能性,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我一直在收集各種尺寸的人物角色。
MOTION 從動作變化中思考
型態的變化會造成我們的錯覺,然而這樣的錯視又會產生什麼趣味呢?當一靜加上一動時,畫面裡的一切彷彿活了起來,就如同身處於沉浸式的互動展覽一樣,你沒動,但周邊的裝置與錯視的效果讓你覺得一切都在動。
田中達也:就如同「形狀」或「顏色」一樣,「動作」也可以被簡化。例如:節拍器的鐘擺運動,其實就是左右來回的擺動。由此,我再次思考這世上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左右來回擺動的?
又或是「來回晃動」或「旋轉」,即使形狀外觀不同,但卻有著相似的移動方式。這就是從動作變化中思考的創作過程。不一定要是影片,也可以用照片來表達動作的變化。
LIFE 賦予生命
田中達也: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或食物都像人類一樣具有生命的話,那會怎麼樣?試著想像一下,腦海中就浮現了各種故事。
如果壽司是人類的話,他會穿什麼樣的衣服?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呢?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如此,把非人的東西當成人類,並擁有人的個性與特徵的譬喻表現,被稱為「擬人化」。在微型創作中,「擬人化」也是很使用的表達形式之一。
WORLD 從世界各國的共同點開始思考
什麼是世界共同的語言呢?是環保?美食?聖誕老公公 還是疫情呢?只要能夠抓到共通點不需文字也能讓人一目了然當然,幽默感也是全球共通的語言!
如今被譽為「多元化時代」。這個社會時常議論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但其實在世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認為尋找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點」比比尋找「差異」更加重要。
由於工作的關係,需要不斷的思考創作,即使出國旅行時,比起國家獨特的文化,我也更習慣去尋找世界各國的共同點。儘管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我們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就像「It’s a Small Worlde」的歌詞一樣,希望能透過創作讓你能感受到「世界都是一樣的」。
不過,要如何讓這些不同思考方向的創意連接起來呢?田中達也說:「比方我想將某個微型作品用「米」做成「白雲」,另一個作品用「米」做成「泡泡浴」。這就引出「看起來像雲的東西也可能看起來像泡泡浴」的規則。如果記住這條規則,那之後使用「花椰菜」做成「白雲」時,也會想到「花椰菜也可以做成泡泡浴」的想法。就宛如在腦海裡舉辦主題接力循環賽一樣。透過聯想的思考方式,將新的靈感不斷的連接起來。」
田中達也在專訪中曾說:「透過微型藝術可以為現實的物件賦予更多價值,同時看起來有夢幻和開心的感覺,最主要的還是想讓觀眾們感到開心,同時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這些日常用品。」許多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們總說創意來自生活,所以一定要先懂得生活,在看完這場「大師眼中的微型组合」特展後,相信你也會對這句話有更深刻的體驗!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田中達也特展-大師眼中的微型组合
展覽日期:2025年1月10日(五)至2025年4月6日(日)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1展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展覽時間:10:00-17:30(17:00停止售票及入場)
休展日:1/28(除夕)、1/29(初一)、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