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資料

葵興國瑞路88號新豐中心A座801室

+ 852 5594 4688

info@housingpro.com.hk

Folow Us

2 4 月, 2025 by housingPro

善用巧思,讓AI 成為預防災害的 Smart Angel! 2025 奇.想設計大賽 創新科技組 得獎作品介紹

近年來全球無預警的天災接二連三發生,為了加速救援,AI 科技被快速導入到無人機、機械狗等協助救災的先進科技工具上,然而救災固然重要,但若能夠善用AI 的智慧與速度,是否就能夠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或將傷害降到最低呢?

600

本屆的參賽者從生活的觀察中發掘出許多可預先避免的問題,無論是從人的行為還是從流程、結構出發,這些經過調研及反覆嘗試後所完成的作品,每一件的設計概念都十分有趣且耐人尋味,甚至讓評審們也在台下熱烈的討論了起來。

pic02

pic01

從上百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得獎者們,究竟看到了那些問題?他們又是如何透過AI 讓設計發揮最大效益並解決這些問題的呢?

ba

 

創新科技組『機制防災』得獎作品

創新科技 金賞獎 | Smart Traffic Mirror
輔仁大學 : 黃心儀
指導教授 : 黃暐翔

A6301

路口常見的凸面鏡,是為了補強用路人的視線盲點而設置的,不過常常因為天色昏暗、鏡面髒汙、距離拿捏不準等原因,讓凸面鏡失去了原有的效用,因此,即便裝設了凸面鏡仍時常發生令人驚心的交通憾事,那麼,該如何利用AI 來強化凸面鏡原有的效能呢?

D_G

Smart Traffic Mirror是一款透過AI 來辨識車輛行進方向與距離,即時整合警示燈號及通報系統的智慧防災套件,當車輛距離越來越近時,AI 便會控制凸面鏡兩側的光纖,以綠、黃、紅三色提醒駕駛,並透過5G AIoT 上傳車牌影像、發送警示訊息到導航系統與即時通報,有效降低路口發生車禍的機率。

A6302

除了強化凸面鏡原本的功效外,套件所有裝置皆以再生或可回收的材質所製造,而且能夠與目前國內所有的凸面鏡無痛整合,不僅讓公路局深感興趣也獲得評審們的一致讚賞。

D_G

 

創新科技 銀賞獎 | STRUCSURE房屋結構安全警報器
東海大學 : 梁昱杰 曾致捷
指導教授 : 張俊元

A29701

最近緬甸、泰國的大地震令人怵目驚心,高樓如爆破式的崩壞、平房如骨牌般倒塌,看到這樣慘烈的場景不禁讓人回想起不久前的311大地震,在老屋占比極高又身處地震帶的我們要如何預防憾事再發生?如何透過預警將損失降到最低呢?

D_S

STRUCSURE 是一款透過ToF感測器與AI 分析,長時間監測建築結構是否變形並即時警示通報的建築安全監測系統,只需要請結構技師安裝並依照建築現況做好設定,建築結構的狀態就能夠被監測並紀錄,一但發現異狀,便會立刻發布警訊讓住戶有足夠的反應及逃生時間。

A29702

這款 STRUCSURE 外型輕巧時尚且使用再生材質製作,模組化的設計搭配磁吸式固定結構,不僅方便使用者自行維護與升級,更可以減少電子垃圾。在經歷過多次大地震的侵襲後,住家的結構現況真的需要重新檢視一遍,當地震無預警的再度發生時,我們才能夠將損失與傷亡降到更低。

D_S

 

創新科技 銅賞獎 | 一坪海岸線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薛凱潔 吳承鴻 洪巧紜
指導教授 : 陳建雄

A25201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既綿長又美麗,為了預防海浪對於沿海陸地的衝擊,水泥消波塊是十分常見的物品,不過你可能沒想過它竟然是隱藏的海洋生態及環境破壞者,一旦濫用不僅會嚴重破壞海洋生態,而且還有可能改變洋流、增加海水倒灌的風險!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消波塊可能帶來的災害呢?

D_T

一坪海岸線是結合AI 感測與浪能發電的新型態消波塊,經由AI 感測器監控海浪的流向、能量並蒐集數據後,透過學習機制分析並預測沿岸的海浪狀況,將資訊即時傳遞給管理單位及使用者。此外,它也具備將海浪的動能轉換成為電力的機制,能自行提供AI 感測器所需要的電力,無須額外耗費寶貴的能源。

A25202

為了從根本解決破壞海洋環境的問題,一坪消波塊以牡蠣殼取代部分水泥的製作方式,有效的降低製程排碳量並緩解海洋酸化,再搭配藻類生長模組,打造健康的共生環境。從製程、應用到循環,同學們系統化的思考與配套概念也獲得評審們一致的讚賞。

D_T

 

創新科技 最佳行銷獎 | AQUIV 水域適應個人助行載具
國立成功大學 : 張芷綾 童昱華 林予喆 陸冠瑋
指導教授 : 陳贊仁

A19401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突發性的連續強降雨常會帶來致命的洪災及土石流的危害,然而,當災害發生時,行動不便的長者或病患常常來不及避難而受到傷害,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能夠在資源、人力有限的現況下,協助他們免於洪災的侵害?

D_H

AQUIV 是一台搭載AI 體徵監測的水陸兩用助行載具,平時可以取代傳統輪椅在陸地使用,無輪穀輪胎搭配小型輔助電機的設計,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水中都能夠讓使用者更省力,而且更貼心的是不會發生被雜物卡住車輪的窘境。由AI 所整合的水位偵測系統能夠在淹水到一定程度時自動切換模式,並且立刻調整重心,讓行動不便的使用者也能夠平穩、安全的待援或逃離現場。

A19402

在全球高齡化及少子化現象愈趨嚴重時,健康照護與助行防災是非常重要且值得關注的議題,運用AI 快速整合、判斷的能力,為行動不便的人提供即時的幫助與服務,這樣的設計思維不僅是趨勢也是現在進行式。

D_H

 

激發潛力 讓AI 成為助力

「很多人很擔心AI 會搶到自己的工作,但我覺得應該把AI 想成是個很好的輔助工具,因為在各個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專業領域中,它可以幫助你提高學習與工作的效率。在過去,因為一個專案所牽涉的範圍太廣,需要多個專業人員以協作的方式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但現在透過AI 的輔助不僅可以加速整合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術,還能提高整體的效率與效益。」

ya001

技嘉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葉培城在參觀完本屆參賽的作品後開心的說:「這屆參賽同學的設計概念十分精彩,雖然競賽的主題相同,但大家發想的方向完全不一樣,其實不同領域的人才能夠發掘出不同的觀點與 solution,即便已經有類似的概念或作品,也會讓我們感受到新的變化與創意。」

20250329_155507

「參與設計競賽如同健身鍛鍊,朋友間的競爭並不會激發你太多的潛力,而當你知道將要面對全國甚至全球性的競爭時,你會更積極強化自身的能力。而這種激發自我潛能、讓你投入更多時間專心鑽研的過程就是參加設計競賽的意義。競賽的重點不在於輸贏,而在於過程,只要你用心投入、認真研發、積極訪談,就已經獲得了成功」紅點設計獎亞洲區負責人Ken Koo 在致詞時,也以健身鍛鍊來勉勵所有的參賽者。

ken01

藝符設計總經理 李建國對於本屆參賽同學的表現大為讚許,他表示從同學們 presentation 的內容、方式與作品發表的完整度,不難看出許多同學們已經具備提出 solution、規劃working model 的能力。他也在致詞時勉勵同學:「透過 presentation去說服並得到評審反饋意見的過程,既是挑戰也是種學習,無論競賽的結果如何,都希望同學們能夠從中學習到優化設計的方式與思考的方向。從發想到參加總決賽,過程中的每一次挑戰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Lee01

在經歷了緊張、喜悅交錯的一天後,第23屆的「奇.想設計大賽」總決賽也圓滿結束了,就如同Ken Koo在致詞時所說:「競賽的重點不在於輸贏,而在於過程。只要你用心投入、認真研發、積極訪談,就已經獲得了成功。」不過這並不是結束,而是設計之路的開端,技嘉教育基金會也將協助申請專利、參與聯展等後續工作,持續輔導得獎者們向夢想邁進。

D_00

D_01

如果想更近距離、更深入了解作品設計概念,本屆決賽的作品將在 4月11日至21日於松山文創園區-iF台北設計沙龍展展出,喜愛設計的朋友們可別錯過囉!

To

2025 奇想交流茶會暨頒獎典禮

入場時間: 2025/ 4/12 PM 2:00
活動地點:TDA台灣設計聯盟 (松山文創園區 向南製菸工廠 2F / S201)

2025 奇想入圍作品展

展覽期間: 2025/ 4/ 11 – 21
展出時間: AM 10:00 – PM 5:00
展覽地點: iF 台北設計沙龍 (松山文創園區 向南製菸工廠 2F / W207)

ching hei lau
Author